一、裝備


裝備介紹著重在實用,臺灣登山情況過斷崖的危險地形多,實際攀岩少且山旅負重是一大問題,因此裝備介紹以實用為主。在此先介紹繩子、繩環、輔助繩、鉤環等四種。


﹝一﹞繩子


繩子是攀岩者、山野活動者的第二生命,它是在通過危險地形時保護生命的利器;繩子是保障攀登者生命安全,因此對繩子的瞭解是必需的,對繩子需瞭解什麼?1.繩子的特性2.繩子的直徑及用途3.繩子的保護。


1.繩子的特性


(1)斷裂強度---一條繩子必須強得能承受墬落,甚至多次使用之後仍然如此。


(2)伸 張 性---吸收墬落所引起的衝擊力,但必須大小適中。


2.繩子的直徑及用途


(1) 12mm──較危險或吃重的攀登或救難用。


(2) 11mm──標準登山繩。


(3) 9mm──較不危險的攀登。


(4) 8mm──下降繩、繩環。


(5) 6mm──繩環、普魯士繩環。


(6) 5mm──繩環、普魯士繩環。


(7) 3mm──雪崩繩、一般用繩。


3.繩子的保護


(1)尼龍登山繩不可儲放在受陽光直接曝曬的地方。


(2)避免接觸油類、酒精、汽油、油漆、油漆溶劑和酸鹼性化學藥品。


(3)避免踩到繩子,以防銳利物體洞穿繩子,如冰爪、冰斧等割傷。


(4)不要把繩子放在地上拖,以防岩屑、細砂留於纖維之間,緩慢切割繩子,此種傷害肉眼無法看出。


(5)不要讓繩子跨在銳利的岩角上,特別是在重負荷之下。


(6)不要把繩子儲放在暖氣機旁,或其他熱源旁,或骯髒的汽車行李箱內,並且不要掛在尖銳的釘子上。


(7)儘可能保持繩子適度乾燥,陰乾之後再儲藏。


(8)使用後和儲藏前,解開繩子上所有的結。


(9)不要把登山繩當汽車拖繩使用,一但當拖繩使用,就決不可再當登山繩使用。


(10)在墬落之後馬上檢查繩子,繩子在銳利的岩角上突然受力需馬上檢查。假如繩子的外鞘被割破或磨破,或兩年的嚴重使用之後,應該另換新的繩子。


(11)當繩子被落石擊中,不管落石如何小,應馬上檢查繩子。


(12)定期檢查繩子,當發現繩子纖維有膨脹現象,應更換繩子。


(13)當繩子表面纖維有50%被磨得起毛時,就不該繼續使用。


﹝二﹞繩環


以一吋( 2.54公分 )寬的管狀尼龍扁帶或直徑9mm的繩子打成繩圈。


用途:


1.冰河上行進時當臨時胸式吊帶。


2.下降時的坐環。


3.攀登時連結繩子與中間支點,減少繩子的牽扯阻力。


4.替代壞了的背帶。


5.連結固定點。


標準繩環是用1.5~2公尺長扁帶或 9m m繩子做成,一般建議在登山活動中帶三條4公尺長的扁帶。


﹝三﹞輔助繩


6mm的繩子三公尺長二條、二公尺長一條,可捆綁物品或作普魯士繩環用或作下降確保繩環用。


﹝四﹞鉤環


用途最廣的器材,主要用途是連結繩子與支點,鉤環正確扣法是扣好後鉤環的開口要向下並朝外。繩子從攀登者經鉤環到確保者,必須要保持不扭曲或不糾纏。


一般建議在登山活動中帶五個鉤環,其中至少兩個是保險鉤環。


 


二、個人應具備的用繩技術


墬落會給攀登帶來嚴重的後果,而用繩技術是要把墬落的傷害減到最低,這裡提出的個人應具備的用繩技術,並未討論繩隊攀登時中間支點架設所使用的器材、方法及器材確保;這裡著眼的是最少器材的使用,學習者不一定熱衷於攀岩或技術攀登,但在一般山旅活動中用繩技術能提供最大安全保障,在一般日常生活中也能提供安全保障;等這一部分熟悉後再進入技術攀登,更能使攀登者精進並有安全保障。


不論是否熱衷攀岩、登山,下列技術1.繩結2.固定點架設3.下降4.普魯士攀登5.確保;如果能具備在現代水泥叢林中是非常實用,尤其在高樓逃生或樓房整修時是很實用的技術,登山者如能具備更能保障山旅安全。


﹝一﹞繩結


攀登裝備中繩子是最重要,但用繩技術是確保攀登安全最基本技術;但攀岩的繩結是有所選擇且有限的,任何用來使攀登者與繩子連結的繩結必須牢固、容易打與調整,且不會變成滑動的繩結;繩結打好後必須整理好並拉緊,繩結學習必須自己下功夫,練習到完全純熟。


在此介紹五種繩結:1.八字圈結2.稱人結3.雙漁人結4.普魯士結5.雙套結。


1.八字圈結


用途:繩子與攀登者吊帶連結,或與固定點連結。結打好後必須整理並拉緊,繩尾並打一單結做保險。


打法:


 


 



 



( 2-1-1 a)八字圈結



 


( 2-1-1 b)打在固定點上的八字圈結


 


 


 


( 2-1-1 c)打在吊帶上的八字圈結


2.稱人結


用途:繩子與攀登者吊帶連結。結打好後必須整理並拉緊,繩尾並打一單結做保險。



打法:


 


 


( 2-1-2 a)打在吊帶上的稱人結


 



( 2-1-2 b)打在繩環上的稱人結,作胸式吊帶使用


 


3.雙漁人結


用途:適於連接粗細不同的繩子,亦可用於連接扁帶,並經常用於將繩子做成繩環的結。


打法:




( 2-1-3 )雙漁人結



 



4.普魯士結


用途:當結受力時會緊緊固定在主繩上,當結不受力時即可在主繩上下移動。不過要注意的是所用的繩環的繩子直徑為主繩的一半。當結無法卡緊時多纏繞幾圈。


打法:



 



( 2-1-4 a)普魯士結


 


 


 


 


 


 


( 2-1-4 b)以鉤環及繩環打的普魯士結


5.雙套結



用途:固定繩子用,或將繩環綁在支點上。


打法:



 

 


( 2-1-5 )雙套結


6.繩盤


用途:整理繩子用。


打法:




( 2-1-6 a)繩盤


 




( 2-1-6 b)便於攜帶繩子的繩盤


 


﹝二﹞固定點架設


固定點與中間支點的差異主要在固定點不容許失敗,必須堅固安全,在所有保護措施都失敗了,它仍要堅固存在,而中間支點卻容許失敗。


什麼時候需用到固定點系統,做下降、普魯士攀登、或幫同伴確保時。


 


何謂固定點系統,它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支點構成。


選用何種器材來建構,器材分為兩類:一為自然物例大樹、灌木叢、岩柱,岩角等,一為人工物例錨樁、膨脹錨樁、岩楔、好朋友等。


在此只介紹自然物的架設,有關人工物的架設留待繩隊部分論述。


架設原則:


1.固定點主要是用來抗拒拉力,因此必須與拉力方向在同一直線上。


2.架設時需先尋出拉力方向,此點在確保時非常重要。


3.若是幫同伴確保,則確保者必須與固定點連結,且確保者與固定點間的距離,不要超過一個手臂的距離,確保位置要避開攀登路線


4.固定點是以繩環、鉤環、繩結與主繩連結。


5.固定點系統中的每一支點需獨立裝置,如此當有一支點失敗,不會導致整個系統的失敗。


6.雖然兩個支點的固定點,勝過一個支點的固定點,不過一棵大而堅固的樹比兩根不穩的錨樁安全。


﹝三﹞下降


下降是指攀登者自己控制從繩子上滑下來,什麼時候做下降依下列因素考慮,安全性、速度、方便、自然的地形、時間、隊員的情況。正確使用下降能讓攀登結束後下來時快速且安全,若使用不正確不但緩慢且增加下降者的危險;安全的下降需堅固的固定點、好的裝備和正確的技術。


1.下降固定點


做下降時先架設固定點,在大樹或堅固的岩角繞以繩環,但好的天然固定點並不是常能找到,因此有時需用差一點的,如灌木叢、小樹或大塊岩石,最常用的是人工支點。當使用差一點的固定點時,最好設兩個以上;當在下降路徑上碰到已設置好的固定點,必須加以檢查必要時加以增強。



 



( 2-3-1 )支點架設時需各自獨立,否則只要有一個支點失敗,整個固定點就失敗。


 


當穿過或纏繞在固定點上的繩環必須放置在銳利的岩角邊時,必須在岩角邊墊物品,減少繩環被割斷的機會,繩環在下降時常當作可捨棄器材。



                                                圖( 2-3-2 )下降固定點,大樹或堅固的岩角繞以繩環,繩環是可捨棄的。


 


 


固定點在下降之前應先加以試驗,假如場地不允許試驗,可在主固定點旁設置一些輔助固定點並以繩環與主固定點連結;下降時輔助固定點不受力,完全由主固定點負荷,假如主固定點安全,在最後一位下降之前先移除輔助固定點,只以主固定點下降。



( 2-3-3 )下降時輔助支點不受力由主支點受力,最後一位下時,移除錨樁、繩環、鉤環後由主支點下降。


 


 


 


2.拋繩


固定點設好之後接下來就是將用來下降的繩子拋下,拋繩最重要的是如何讓拋下的繩子不糾纏。


在拋繩之前先將穿於繩環中的繩子的兩股繩各自盤成繩盤,拋時一次只拋下一個繩盤,拋法是:先拋下第一個繩盤的一半繩子﹝靠近繩環那一半﹞,然後再拋下剩餘的部分,另一個繩盤亦依此法拋下;先拋下繩盤中央部分能減少繩尾的牽扯和糾纏,並使繩子在下降與回收時較容易且安全。


 



( 2-3-4 )拋繩動作。


 



( 2-3-5 )繩子要避開岩角,下降時才不會被磨破。


 


 


 


雖然經過小心裝置和檢查,仍要等第一位安全下降之後,整個下降系統才算通過嚴密的檢查;假如繩子夠的話,第一位下降時應加以確保,一位慎重的領隊會替在陡峭危險地形下降的隊員確保,在危險情況下或隊員受傷的撤退下降中加以確保是絕對必要。


3.下降種類


下降有很多不同的技術,在這裡只討論無器材的之字形下降及器材下降的制動桿下降、鉤環下降、八字環下降;每一種動作需不斷練習直到正確無誤,初學者應由無器材的之字形下降學起,真正有興趣時才考慮購買器材,器材購買時應請教有經驗者。


之字形下降


之字形下降是最簡單、有用的下降,不需任何特別的器材,每一位登山者應該熟練,之字形下降是靠繩子在腿部和肩膀上的摩擦,由於摩擦大因此在摩擦部位需墊厚物並小心地控制繩子。


之字形下降的姿勢是:兩腳跨在繩上面向固定點,然後將繩子提起向前繞過身體一邊的腰部,向上越過胸部並跨在斜對面的肩膀上,然後垂下背後,由纏繩腿同邊的手當制動手握住;之字形下降的危險是腿部纏繩脫出,為了避免纏繩脫出,應保持纏繩的腿低於未纏繩的腿,也就是纏繩的腿保持在下方。




( 2-3-6 )之字形下降,兩腳分開面對固定點跨繩而站,繩子先纏在一隻腳上,


然後繩子斜向越過胸跨在斜對的肩上垂在背後,制動手和纏繩的腳在同一邊。


 


 


器材下降


器材下降是將繩子的摩擦由身體轉至器材上,完全減除身體的痛苦,但器材下降最大的缺點是使用大量的器材,而每一種器材同時具有可能失敗的危險,因此使用時需很小心,每一環節都要仔細檢查。


器材下降這裡介紹使用鉤環製作的制動桿下降,鉤環下降及八字環下降;器材下降舒服且容易控制,在懸垂下降﹝懸岩下下降﹞、背大背包下降、單繩或較小直徑繩子下降時,利用器材下降會使下降做起來容易;如果是初學者作下降,亦可由下面的同伴拉緊繩子控制下降速度。



( 2-3-7 )器材下降發生意外時,由下方者拉繩控制。


 


 


器材下降需用那些器材1.吊帶或繩環2.鉤環3.下降器,由這三種器材組合成下降系統,依序說明。


吊帶或繩環


作器材下降時臀部需穿吊帶,但對初學者而言買了吊帶萬一沒有繼續爬反而是浪費,同樣地對只從事健行活動者而言,背包內帶一條吊帶不只是累贅而且用途不大,比不上幾條扁帶實用;繩環可提供吊帶同樣的效果,只是沒有吊帶舒適而已。在這裡提供兩種繩環使用方式1.短繩環2.長繩環,不管是短或長的繩環,都要在腰部纏一條腰帶才安全。


短繩環是使用標準長度的繩環,折成八字形形成兩個環後套入腳部,拉至胯下後以保險鉤環與腰帶扣在一起。




 



( 2-3-8 )八字形坐環,並加腰帶。


 


 


 


 


長繩環需 三公尺 的扁帶作成,首先將繩環放在身體背後,繩結最好保持在身體側邊,兩端向前拉到身體兩側的前面,第三端穿過兩腿之間,三個繩環以保險鉤環扣在身體前方,鉤環再與腰帶扣在一起。



 

 




( 2-3-9 )菱形坐環。


 



鉤環


器材下降以保險鉤環來連結,連結好後保險要記得鎖上,如果沒有保險鉤環以兩個鉤環代替,這兩個鉤環的開口上下顛倒以防失敗。



 


                                                                        圖( 2-3-10 )雙鉤環使用方式。

 


 


 


下降器


鉤環製作制動器


最簡單的下降器就是以鉤環製作的制動器,使用雙股繩下降時摩擦較大,以一個或兩個鉤環作制動桿即可,若用單股繩下降需用三或四個鉤環作制動桿增加摩擦,用鉤環製作制動器雖然較複雜且浪費時間,但除了鉤環之外不需任何特殊器材,使用時下降繩必須跨在當制動桿使用的鉤環無開口的一端上。



 



( 2-3-11 )鉤環製作制動器


左:雙繩作下降,摩擦夠。


中:單繩或繩子直徑較細時增加鉤環,來增加摩擦。


右:實際下降。


 


 


 


 


製作制動器較麻煩的是如何將鉤環扣入當制動桿,這裡教一個簡單的方法:


1.在連結坐椅繩環與腰帶的鉤環內扣入一個保險鉤環。


2.繩子折成半套由下向上穿入鉤環中。


3.然後將穿入鉤環的繩子往前拉與鉤環上方的繩子併在一起。


4.在併在一起的繩子扣入當制動桿的鉤環。


5.再將當制動桿的鉤環移到保險鉤環上。


6.將繩子拉緊。


鉤環下降


繩子直接纏在保險鉤環無開口的一端,保險要鎖上,下降時繩子要保持好不要纏到開口的鎖上,否則可能導致開口打開使下降系統失敗,或鎖被鎖死無法打開。




( 2-3-12 )鉤環纏繞下降系統注意如果保險鉤環反轉,繩子有可能旋開保險。


 


 


 


八字環下降


繩子穿法是折成半套穿入八字環再套過尾端,八字環是較平順好用的下降器材,缺點是只能用來做下降且重,亦有人用來作確保。



( 2-3-13 )左:八字環下降器。


中:八字環套繩的方法。


右:實際下降。


 


 


4.下降


開始要踏出岩階作下降是整個下降過程中最令人不安,在探身出去開始滑動之前,先下攀一小段距離再開始下降;如果是懸岩先坐在岩階的邊緣,徐緩地滑下同時轉身面朝岩壁,如坐椅子一樣沿繩下降。



( 2-3-14 )開始下降


上左:從高支點直接下降。


上右:爬下一段距離低於固定點後再下降。


下 :坐下來然後滑下懸岩後再下降。


 


 


 


一旦開始下降應以倒退走的方式安穩地走下岩壁,如要增快下降速度使用較快的步伐,絕對不可以跳躍或其他使固定點突然受力的方式,如此會導致固定點失敗而使整個下降系統崩潰。


下降的姿勢是身體成半坐姿勢,膝蓋稍微彎曲不要打直,才能輕鬆緩和的移動,兩腳分開一腳上一腳下成丁字步以求穩定,身體過於僵硬或太向後倚會使姿勢不穩導致倒栽蔥的情形;觀察下降路線最好的方法是頭向制動手(控制繩子與身體摩擦及滑出速度的煞車手)側轉45度角,觀察下降路線可避免繩子糾纏在灌木或岩石上或敲落鬆動的岩石。


制動手用來控制下降的速度,速度是由繩子纏繞在身體上來控制,制動手放在腰部後面,切記決不可以讓繩子離開制動手,導向手(位於下降器上方)只是沿著繩子滑動,幫助保持平衡;初學者在較緩的岩面練習並加以確保。


在長距離需多次下降的路線,第一位下降時應攜帶足夠的器材和繩環,以便在離開繩子做另一次下降之前先固定確保自己,在其他人下降時安置下一次下降的固定點;假如路線無法由上方完全看清楚,或在下降停止時可能是懸垂情形而無法以擺盪方式到達下一個下降位置而被迫撤退時,第一位應該攜有普魯士繩環以便脫離險境;為了安全起見,下降時可多裝置一個普魯士繩環,以便在繩上作制動停止用,普魯士繩環位在下降器下方,並與下降器操持 十公分 以上的距離。



( 2-3-15 )下降自我確保


確保的結位於下降器下方,結的打法如圖左。


 


 


 


當下降路線太長且無良好的中繼點而無法繼續下降時,此時需要上攀,上攀時需做普魯士攀登,因此需攜帶輔助繩做的繩環或猶瑪上昇器。


下降完畢的人應離開下降路徑,以防落石。下降最常遇到的問題是無法取回下降的繩子,最怕在天氣變壞或天黑時遇到這種情況;繩子無法回收的可能原因是接繩的結卡在岩壁上或兩股繩纏在一起。為了避免發生無法回收繩子的情況,第一位下降時應沿路解開繩子糾結的地方,其他的後續者應保持繩子不糾結;在最後一位下來之前,下面的人應在繩子的一端拉看看,確信繩子能輕易回收,在試拉之後最後一位下來時,必須確信連接兩條繩子的繩結已離開固定點及岩壁邊緣,在下降時在兩股下降繩之間放一個鉤環或手套,用來消除繩子的捲纏,並讓繩子遠離會糾纏的地方。當下降完畢在拉下繩子之前,打在繩尾的安全結必須解開,如果是連接的繩子,必須確信所拉的那一股繩子是正確的,結必須位在固定點的繩環的下方。


回收繩子時直接拉可能無法拉動繩子,站到旁邊或遠離岩壁改變繩子的角度。讓繩子滑動並不斷地拉,不可以猛拉或突然停止,繩子拉動的一端才不會糾纏在任何物體上。當繩子大部分長度拉過繩環後,由於繩子本身的重量提供足夠的下拉力,繩子會繼續滑下,要注意不要被墜落的繩子打到。


中途停止


如想在下降途中停下,不論是之字形下降或器材下降,只要把繩子纏繞在腿上兩三圈即可。



( 2-3-16 )下降中途停止


繩子纏在腿上或綁在身上。


 


 


 


 


5.摘要


下降看來容易,但如果輕率卻會讓人陷入困境,大部分發生意外的下降主要是不夠小心謹慎或判斷力差,下列的意見提供一項保證,保證下一次的下降不是最後一次下降。


1.下降固定點上的繩環使用新的。


2.固定點應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支點。


3.下降前,先測試固定點是否牢固。


4.背大背包下降,以比平常直立的姿勢下降,在越過懸岩頂端時要小心避免倒栽蔥,因此在下降前先解開背包腰帶,以便隨時可以丟棄背包。


5.作器材下降時,衣服、頭髮、攜帶的器材要整理好,以免被下降系統纏住。


6.對任何要求確保的人確保,初學者要確保。


7.在開始下降之前,檢查再檢查下降系統每一部分。


8.平穩地下降,不可以跳躍或突然制動停止。


9.假如下降系統纏入東西,保持冷靜並設法使下降系統鬆弛;此時繩環非常有用,在下降器上方的繩子上用繩環打普魯士結並扣入吊帶,將下降器的受力轉到繩環上,即可將纏入的東西清除。


10.在最後一位下降之前試一下,確定繩子能夠回收。


11.下降完畢的人,必須遠離下降路徑,以防被落石擊中。


﹝四﹞普魯士攀登


普魯士攀登是利用普魯士結受力就卡緊在繩子上,一旦不受力即可在繩子上移動的特性發展出,一般使用在冰河裂隙的救助、山難救助的拖吊系統、確保脫出時固定繩子、攀岩時墜落懸岩下、人工攀登時第二位沿繩攀登以節省體力增加攀登速度、下降遇無法再下降而需再上攀時。


如何作普魯士攀登?步驟如下1.架設固定點2.連結固定繩於固定點上3.裝置攀登器具在固定繩上,架設固定點前面已說明在此不再重述,連結固定繩是在繩頭打八字圈結再扣入固定點的鉤環內,攀登器具分為繩環與猶瑪攀登器,繩環是最簡便的器材。


作普魯士攀登的設置時需考慮下列幾點:


1.所使用的器具是否能很容易在固定繩上作上攀和下攀。


2.當固定繩結冰或有泥土時,攀登器具是否能抓緊固定繩。


3.攀登器具是否能抓住粗細不同的繩子。


4.攀登器具是否能以一手裝置或去除。


5.攀登器具假如突然滑脫是否有任何危險。


6.繩子是否足夠堅固,而不致磨損或破裂。


以繩環打普魯士結作普魯士攀登的裝置方法:


1.繩環的直徑是攀登的固定繩的一半。


2.準備兩條繩環,一長一短。


3.繩環的長度每一個人不同,必須尋出自己的長度。


4.以繩環在固定繩打普魯士結,並試試看是否能卡緊,不能的話再多繞幾圈。


5.短繩環的結在上,另一端扣在胸帶或腰部吊帶上,長繩環的結在下,另一端套在腳上。


6.普魯士結要保持勻稱,並練習以一手打結。


7.普魯士結在濕繩上或重負荷之下及天冷手酸疼時不容易使用。


以猶瑪攀登器作普魯士攀登較容易,當承受負荷時猶瑪是以棘齒抓住繩子,當棘齒被冰屑或泥沙填塞後,猶瑪會失去固鎖作用而滑動。如果怕棘齒被冰屑或泥沙塞滿,可帶一枝小鐵刷或一枝長而尖的物品,用來清出棘齒的阻塞物,也可用打火機將棘齒上的冰溶化;假如繩子結冰可在猶瑪上方打一個普魯士結,當猶瑪攀登器上移時普魯士結可先將冰刮落,不致填塞猶瑪的棘齒;猶瑪不要讓它掉落地上或撞擊岩壁,當猶瑪碰壞或摔壞時就應該拋棄不再使用。


攀登時上方的猶瑪以短繩環連結,繩環另一端扣在胸帶或腰部吊帶上,下方的猶瑪以長繩環連結,繩環另一端用以踏腳;猶瑪與繩環連結時,繩環打兩個繩圈,一個繩圈以鉤環扣在猶瑪上方的洞孔,另一個繩圈以鉤環扣在猶瑪下方的把手上,一旦把手斷裂仍有一層保險;使用猶瑪時鎖桿一定要位在正確位置。


基本上普魯士攀登的技術是將體重從一個攀登器移到另一個攀登器上,當體重從攀登器上移除時,此攀登器即可向上移動,當體重移到攀登器上時,此攀登器即卡緊不動;開始攀登時先將體重移到下方的攀登器上,然後將上方的攀登器向上推推到不能再推後,將體重移到上方的攀登器上,接著再將下方的攀登器向上推推到不能再推後,將體重移到下方的攀登器上,如此反覆動作直到攀登結束為止。


攀登器上兩個繩環的長度大約相差45~50公分,繩環長度依攀登者的身高及手邊有的繩環而定,兩個攀登器之間要有一段距離,攀登時體重一定要從一個攀登器完全移到另一個攀登器上,這樣才不會使兩個攀登器同時卡住;最常碰到的問題是連結的繩環長度不合適,因此在攀登前試出自己合適的長度。



( 2-4-1 )普魯士攀登,一組繩環連結吊帶及胸帶,另一條繩環套腳


 


 



( 2-4-2 )普魯士攀登,兩條繩環皆連結在吊帶及胸帶,並以兩條繩鐙套腳


 




( 2-4-3 )上圖:腳以鞍帶結連結。


下圖:腳以單滑結連結。


 


 


 


新手第一次作長距離攀登時給予確保;在剛開始攀登時,由於繩子的張力,當把體重移到上方的攀登器上時會向下墜,無法讓下方的攀登器向上推,此時以手將攀登器下方的繩子拉緊,即可移動攀登器。


平時練習時以不同型式的繩環打普魯士結在固定繩上,練習普魯士攀登,因為你無法預料什麼時候會有危急情況發生,因此要學會如何應用手邊僅有的器材作普魯士攀登,平時如此練習,會讓你碰到危急時更有信心。


﹝五﹞確保


在困難攀登中墜落是可能發生的,墜落的結果會產生嚴重的傷害,為了避免傷害使用繩子攀登,不過除非能正確使用繩子,否則危險性比不使用還大,在危險地形攀登的隊伍常會使用繩子;所謂確保技術是在任何情況下為了安全使用繩子,由一位攀登者固定不動以繩子保護同伴的攀登技術。


確保是由靜止不動的確保者來做,確保者操縱與攀登者連結的繩子,當墜落發生時予以制止,確保者與堅固的固定點連結,雙腳並穩固地抵住地面以增加力氣,抵抗墜落時強大的拉力。當攀登者攀登時確保者適時放出或收回繩子,保持繩子最小的鬆弛,一旦墜落能很快制止,墜落時確保者握緊繩子,由腳和固定點支撐,由繩子與身體或器材的摩擦及繩子的伸張性吸收墜落的衝擊力。


攀登時由上方確保的第二位攀登者,在艱難的攀登中不會有痛苦的經驗,因為墜落的距離短繩子很快就拉緊。但在確保者上方的前導者危險性就很大,因為墜落的距離長產生的拉力非常的大,因此替前導者確保是一件攸關生死極為重要的工作。但因為很少有嚴重的墜落發生確保技術反被忽視,謹慎小心、判斷正確在攀登規則中非常重要。前導者如果被一位沒有攀登知識,或缺乏訓練的新手確保就等於沒有確保一樣,前輩曾說:前導者不可以墜落。是知道確保前導者是一件困難的事。


攀登規則主張:在所有危險地形及冰河旅行中使用繩子,所謂危險地形是指不用繩子保護一旦墜落會受到嚴重傷害,更廣義的說法是,攀登隊伍的危險程度是以墜落距離來衡量。危險程度是攀登隊伍考慮是否使用繩子的主要依據,其他考慮的因素是攀登的困難度、隊員的經驗與體力、可以利用的固定點、天氣狀況、生病或受傷。


如果繩子一直收在背包內一旦突然需要是無法提供幫助,因此在還沒有置身在艱難的攀登時,就應該把繩子連結在身上;如果困難的部分不長,攀登者有時只穿吊帶攀登,一旦需要使用繩子能夠很快連結。


雖然有人在不是很危險的地方輕鬆自在,但只要有人提出確保要求便要立即給予確保,在隊伍中前導者、有經驗的攀登者的職責是判斷出隊中過於自信的新手是否需要確保。


如果單單只是連結繩子而無法正確使用,繩子仍是沒有用的,此時用繩只是增加膽量而已,並讓大膽的攀登隊伍不是一個人墜落而已,而是整隊掉落。在岩壁上用繩子意味著設立確保系統提供安全;在冰河上是結繩隊行進,當有隊員掉落裂縫中,其他隊員立即作制動防止掉落。在通過雪橋、裂隙末端等危險地形,常設立確保系統提供安全,在陡峭雪坡、冰坡上,何時不使用繩子攀登或結繩隊同時行進或設立確保系統,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問題,在此不討論。


在碎石坡上繩子反而會產生危險,因為繩子可能拖落鬆散的岩塊,這時繩子的危險比幫助還大,主要是無法提供適當的確保位置及固定點,並容易產生落石及雪崩,當隊伍遇到這種情況時,必須在不用繩子攀登或撤退作一選擇。


一旦用繩子確保,攀登路線就被劃分為一小段、一小段,從這一個確保位置到下一個確保位置稱為是一個繩距 (pitch),繩距受到使用的繩子的長度的限制。理想的攀登情況是,當前導者被確保到下一個確保位置後變為確保者,由第二位攀登當越過確保者後變為前導者,攀到再下一個確保位置時,再由原先第一位攀登,這種攀登方式稱為跳蛙式。有時攀登中會碰到一些其他瑣碎的情況,必須解開繩子再繫上繩子而浪費時間,此時攀登隊伍可能會採取不解開繩子的方式,每一位隊員手上握一些繩子而同時攀登的方式,不過這樣做萬一有隊員墜落,無疑地會同時拉落其他的隊員,如果採取手握繩子同時攀登的方式,應該在真正簡單危險性小的攀登路線,在危險地形攀登隊伍應在使用繩子確保或不使用繩子攀登作一選擇。


1.繩隊


二人繩隊具有較快的速度及效率,常使用在需要技術及連續確保的岩攀地形。三人繩隊常用在成員中有新手或冰河上行進。成員的經驗會影響繩隊的組成,例如六人中只有兩名經驗豐富能當前導者,就只能組成兩隊三人繩隊。一般常將三人繩隊中最弱者剔除,成為較強的二人繩隊,如果剔除較強者,會使繩隊變得比原來的三人繩隊還弱。二人繩隊的攀登效率最好,因此當成員的經驗能力一致時應組成二人繩隊。


四人或四人以上的繩隊偶而會在雪地或冰河行進中見到,不過累贅而且增加滑落時制動的危險或確保的危險,因為當墜落的隊員超過一位時,可能會同時拉落其他人。


繩隊上每一位皆具有不同的職責,第一位前導者(leader)領頭攀登,尋找及開拓攀登路線具有最大的危險性。第二位確保者(second)幫忙選擇路線,最主要的工作是替前導者提供堅固安全的確保。在三人繩隊中,第三位只是跟著別人爬但有時幫忙背重的背包或留意落石。


當成員的經驗能力相當時,繩隊位置的選擇依個人嗜好而定,習慣上依樂趣及工作負荷來換位置,當二人的能力一致時通常採用效率好的跳蛙式,每一位交替作確保、前導的工作。


當成員能力、經驗不一致時,上攀時由技術最好者當前導攀登,下攀時技術最好者留在最上面及最危險的位置並且最後下來。次佳者應替最後下來者提供堅固安全的確保,如果下攀路徑不明或困難時,次佳者需帶頭攀登,行進時最弱者位在繩隊中間,處於最佳的保護位置,繩隊成員的順序位置攀登前依攀登路線及當時隊員情況慎重考慮後分配。


確保系統


一旦開始確保,整個確保系統的裝置必須要慎重而且足以信賴,整個確保系統的裝置是由會互相影響的環節所組成,稱為確保鏈環,就像鐵鏈一樣,在確保系統中就是最弱的環節仍然要堅固,雖然每一個環節並不需要同樣的堅固。確保系統依序為1.固定點2.連結確保者於固定點的方法3.確保位置、確保者的身體、手及任何控制繩子的裝置4.繩子5.中間保護支點6.連結繩子於攀登者的結及吊帶7.攀登者,在這裡只討論前面三項,支點放置技術及裝備種類在以後討論;其實確保系統中的每一環節是互相影響且錯綜複雜。



 

( 2-5-1 )確保鏈環


確保鏈環包含固定點、與固定點的連結、確保者、繩子、中間


保護支點、攀登者與繩子的連結、攀登者。


 


 


 


2.無器材的臀部確保


坐姿臀部確保不需要用到特殊的器材,且能很容易地與各種形式的固定點結合,並能提供良好的收繩、給繩動作,臀部確保能減輕差的固定點及踏足點所受的衝擊力,臀部確保由實地的練習印證能制止嚴重的墜落,設置臀部確保時確保的位置要小心選擇,確保系統的設計也需要有特別的預防措施,因為有些危險是毫不起眼的。當繩子結冰或器材忘了帶或不小心掉了,在這種情況下只能使用無器材的臀部確保,因此初學者應先學無器材的臀部確保再學器材確保。


繩子的操縱


作臀部確保時確保者一手握著連結攀登者的繩子,然後繩子繞過臀部的後面,並以另一手握住。如圖( 2-5-2 ),確保意味需要給繩或收繩,並隨時可以立即制止墜落。



 




( 2-5-2 )坐姿臀部確保


穩固的坐姿臀部確保,為確保位置下方的攀登者確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ABLO 的頭像
    PABLO

    領路人 登山.溯溪.浮潛.獨舟

    PABL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